3  
 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湖市委员会
(   )
提    案
    案由: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民盟      张洪琪(612258)
附议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主办单位  民政局     
会办单位  卫生计生局    
提案相关
情况
建议
承办单位
建议    (单位)办理

 

内容:

一、基本情况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医疗与养老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医养融合”这种能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与医疗需求人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医养融合发展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些成效。

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市户籍人口60岁以上老人120256人,占27.34%,其中70岁以上老人52551人。“十三五”期间,我市人口老龄化将仍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08万人,老龄化率达到30%左右。

我市现有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传统模式,普遍存在有养难医、护理难求、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满足我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医疗需求。

1.机构情况。一是养老机构: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 11家,总床位1679张,其中市级养老机构 1家,床位310张,现入住老人280人;镇街道养老机构9家,床位1154张,现入住老人571人;民办养老机构1家(兴平颐养园),床位215张,入住老人156人。除上述养老机构外,另有1家注册为医疗机构的民办老年康复护理院(绿康),建有床位400张,现入住老人391人。二是医疗机构:我市截至2017年末,全市有医疗机构164家,其中市级医疗机构5家(一院、二院、中医院、妇保所、平湖市精神康复中心),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民营医院4家(新华医院、仁爱医院、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惠爱医院)等,能提供住院的医疗机构18家,总开放住院床位近3000张,用于老年病区的床位近600张。三是医养结合: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1家(当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康复护理院1家(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开放床位400张,2017年出院患者1159人次。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10家(各镇、街道养老中心),如当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丰卫生服务站医生为市老年公寓入住老人提供查房、咨询、基本医疗等服务。我市一院、二院、中医院都开设了老年病区,平湖新华医院内科病区以收住老年病人为主,并开设了老年无陪护住院病房,精神康复中心2017年开设了老年痴呆专科病区。在乍浦镇的惠爱医院于201712月开放了老年病床50张。

2.医疗机构医保开通情况。我市各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开通了医保和合作医疗报销。同时,市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新华医院、仁爱医院等9家民营医疗机构被确定为医保定点单位。绿康老年康复护理院也是我市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3.“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我市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2017年建设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形式,打造平湖市完整的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位一体”的智慧养老体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 “医养融合”涉及众多部门,有民政、卫生计生、人力社保、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不同部门对“医养融合”这一概念的认识有很大差异。政策虽多,但能落实、落地的很少,而且单一部门推进这项工作很艰难;二是管理归口不统一,养老机构主管部门是民政局,医疗机构主管部门是卫生计生局,在养老机构内设立医务室,设置主体是养老机构,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行业管理是卫生计生部门;三是医养界定不清晰,目前由于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也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浪费了医疗资源。

2.扶持力度不到位。医保支付范围有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通过按服务项目付费支出的, 目前基金支付政策对医养结合服务没有支付项目和规范。

3.护理人员不充足。目前,我市为老服务的护理人员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招聘难、留人难的问题极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养老机构的提质和“医养融合”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大多为外来流动人口或本地“4050”人员,队伍不稳定,文化程度较低,不能为老人提供规范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和康复辅助服务。

4.床位配置不合理。目前,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仅仅是少数,不能满足入住老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我市护理型床位基本集中在市老年公寓、民办养老机构和当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市265张护理型床位中,市老年公寓96张、占比31%;民办兴平颐养园128张、占比60%;当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2张,占比13%;其他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没有护理型床位,与上级要求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0%以上的目标差距较大。由于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多数养老机构不愿意自办医疗机构,而公立医疗机构由于人力资源紧缺,仅能应付临床业务工作,难以涉足养老领域。同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规模小、效益差,社会资本也不愿意投入。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医养融合”统一管理。一是明确牵头部门,分解落实责任。由市民政局牵头,建立跨部门的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政策,合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二是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对养老机构申请设置医务室或护理站,凡符合《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或《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的,卫生计生局应当全力支持,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限制,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三是支持公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双向转送机制,在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需要住院的及时转送合作医院,病人康复后及时送回养老机构;四是以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医养结合工作。

2.强化“医养融合”政策扶持。一是加大对医养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医养融合的养老新模式,从普惠广大老年人特别是低收入老年人群看,需要政策支持与帮扶:针对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相关部门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养老服务补贴标准;重度失能老年人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护理费用要高于一般老年人,对他们的补贴标准也应高于一般标准。此外,制定补贴标准时还应重点考虑高龄独居、孤寡失独等老年人群体,保证他们在享受医养融合服务的同时减轻经济负担,确保更多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带来的便利。二是重视长期护理制度落实。2018年是我市实施长期护理险制度第一年,通过规范评估,让更多的失智失能老人享受到优惠政策,减少家庭负担。三是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对于社会资本兴办“养护医融合”养老机构的,要在规划选址、土地供给、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具体合理的政策支持。要建立 “养护医融合”养老机构医保专项政策。

3.加大护理人员培养力度。一是加强培养具备专业资质的护理人员。利用各医疗机构、培训机构的资源,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待遇,吸引专业护士从事为老服务,以每年开展培训、考试、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护理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制定、完善对养老照护服务人员的激励办法。四是将养老护理职业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以提高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医养融合事业。

4.合理配置养老床位。各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0%以上。



 

单位名称:   民政局
办理状态: 采纳情况: 落实情况:
沟通方式:
办理方式:
民政局  办理意见正文:

 

提案人:   民盟
对办理答复反馈: 对办理结果反馈:
民盟  反馈意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