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湖市委员会
(   )
提    案
    案由: 关于探索实施市级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医药卫生界      
附议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主办单位  编委办     
会办单位  人力社保局      卫生计生局    
提案相关
情况
建议
承办单位
建议  编委办、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单位)办理

 

内容:

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疗卫生硬件设施以及服务能力水平均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市今后几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市级医院将迎来大发展:市一院与沪杭大医院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新技术、新项目将不断开设;市二院500床的立项已经嘉兴港区批准;市中医院迁建、市妇保院建设将正式启动。而规划的实施落地,无不以扩招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为基石。但是,受限于现行的人员编制全面冻结政策,市级医院现有编制在2016年度校园招聘后将全部用尽,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不足问题将严重阻碍了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亟待探索市级医院人员编制管理。

一、市级医院人员编制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按2012年底编制总数实行全面冻结,为解决市级医院编制不足问题,根据市编委《关于同意调整市卫生系统事业机构和编制的批复》(平编委[2014]21号)精神,在系统内部调剂解决,即核减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划转给新建医疗卫生机构及市级医院。2014年从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减编制90名,分别划转入市一院50名(市一院由此从核定670名编制增至现在的720名)、新成立的市精康中心31名(批复成立时仅13名编制)、新成立的市急救站6名(批复成立时没有编制)、新成立的卫生信息中心3名(批复成立时没有编制)。目前全市10家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编数仅有295个,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在不断增强,从保障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和基层基本医疗需求的角度看,系统内部编制调剂已无潜力可挖。

目前,我市现有4家市级医院核准编制1413,实有在编人数1351(2016年度校园招聘人数因明年办理入编手续,故未统计在内、下同),空编数62。此外,市妇保所核定编制71人,在编52人。详见下表:

序号

单  位

类  别

编制数

在编数

空编数

1

第一人民医院

公益二类

720

698

22

2

第二人民医院

公益二类

294

236

58

3

市中医院

公益二类

355

353

2

4

市精神康复中心

公益二类

44

64

-20

小  计

1413

1351

62

二、按国家标准和今后几年发展所需人才数量

(一)按国家标准测算

1.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国家标准:451张以上床位的,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1.60~1.70。现核定床位600张,实际开放床位700余张。以600床、1:1.60计算,应核定人员编制960人,增加240人。鉴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沪杭多家大医院合作现状及趋势,在近年内将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将超过800张。按800张床位、1:1.70比例测算,应核定人员编制1360,增加640人。如上,市第一人民医院按其发展趋势,近年内需要增加编制数240-640。

2.市第二人民医院(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现核定床位数180张,该院500张床位的立项已由嘉兴港区批准。也按国家标准1:1.60计算,应核定人员编制800人,增加506人;以1:1.70计算,应核定人员编制850人,增加556人。即:近年内需要增加编制506-556人。

3.市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按《全国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试行)》国家标准: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1.50~1.60。现核定床位450张,目前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已启动,预计批复核定床位数600张。按600张床位、1:1.50比例测算,应核定编制数900人,增加545人;以1:1.60比例测算,应核定编制数960人,增加605人。即:近年内需要增加编制数545-605。

4.市精神康复中心。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每床至少配备0.44名卫生技术人员和0.3名护士。按上述标准,需要医技人员和护士共185人,需增加编制141人(此数字尚未计算行政、财务、后勤等非卫技人员)。

5.市妇幼保健医院(按二级妇产医院建设)。按《妇产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二级妇产医院:每床至少配备1.3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5名护士。每张产床配3名助产士,每3张待产床应配1名助产士。市妇保医院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规划床位数250张。按1:1.30比例测算,应核定人员编制325人,增加254人(此数字尚未计算行政、财务、后勤等非卫技人员)。即,若建成投入使用,仅卫技人员就需要增加编制254名。

综上所述,现有4家市级医院及待建的市妇保医院一共需要增加编制1686-2196名(尚未计算市精康中心和妇保医院所需的非医技人员)。按现行编制冻结政策,如此巨大的编制缺口显然不可能得到满足。

(二)市级医院人员编制已成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瓶颈

按规划,到2020年,市一院作为全市综合医疗中心,达到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设病床800张。市二院为乍浦与沿海地区医疗中心,规模达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设病床500张。市中医院按600张设置床位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完成迁建,为全市中医药诊疗中心。市精神康复中心、市妇幼保健医院各按250床标准建好建强,以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需求,填补我市对应空白。市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当迅速启动相应人才储备和培养计划,以保证建成开业所需。按照新入职医护人员的培养周期,第一批储备人员最迟要在2018年招聘入职。但因受限于编制问题,上述单位无法开展相应招聘、储备、培养工作。眼下,2017年度校园招聘已经开展三轮,但是市一院计划校园招聘48人、全年招聘64人,编制仅余22个;市中医院计划校园招聘24人、全年招聘44人,编制仅余2个。

市中医院若按迁建后600床开业,编制需要增加1.5倍,按五年储备计,就算人才逐年到位、600床逐年开放,也需要每年招聘100余人才方可。市妇保所若改建成医院,需增加编制254个,增加数为现有在编人数的5倍,其第一年至少需要增加150人以上方能满足开业所需,但因剩余编制17个,今年只能提出24人的招聘计划,远不能满足建设妇幼保健医院所必需人才储备要求。

故而,编制问题若不能尽快探索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也将难以落地。

三、有关破解编制瓶颈制约,探索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的工作建议

1.加强政策研究,深入组织工作调研。2015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也明确: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会同中央编办开展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创新研究,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我市周边海盐县已经开展了先试先行,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建议由市编委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上级相关政策,深入医疗单位开展工作调研,学习先试先行县市的做法和经验,形成探索工作思路。

2.积极探索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的实现路径。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建议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基本思路,探索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的实现路径:市级医院编制冻结,只出不进,不再办理人员招录用编审批。空余编制由市编委收回,已用编制出一个由市编委收回一个。市级医院按实际开放床位数核算人员总数,报市编委备案,实行总额控制,在此总额内,由市卫生计生局统一按人才政策开展人才招录等工作,人员总额按年实行动态调整。新招录人员不再办理入编手续,工资、奖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比照事业编制人员标准执行;现有编外人员在符合一定的条件、经公开考试后可转为备案人员,不符合条件或不能通过考试的,仍为编外人员,直到自然解决,今后市级医院不再招录编外人员,以彻底解决这一长期难题。

3.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创新市级医院编制管理,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既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医疗单位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可选择1-2家单位先行试点探索,经综合评估,取得经验后,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在市级医院稳妥有序实施。

4.要认真探索研究市级医院实行人员编制备案制后相应的财政保障政策,在原有保障基础上,增加财政投入,加强预算管理,以切实保障市级医院人事编制改革后的正常运行,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单位名称:   编委办
办理状态: 采纳情况: 落实情况:
沟通方式:
办理方式:
编委办  办理意见正文:

 

提案人:   医药卫生界
对办理答复反馈: 对办理结果反馈:
医药卫生界  反馈意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