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湖市委员会
(   )
提    案
    案由: 关于残疾人再就业帮扶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第十三界别活动组      何鸣宇 669007
附议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主办单位  残联     
会办单位  人力社保局    
提案相关
情况
建议
承办单位
建议承办单位  残联  

 

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就业率逐步提高,但由于社会就业环境不公正,残疾人往往被歧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执行乏力等原因,造成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临许多新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持证残疾人12244人(不含乍浦镇,下同),占全市总人口的2.49%,涉及近1.1万户家庭,其中劳动年龄段(18—60周岁)残疾人有7381人,占持证残疾人的60.28%;全市现有福利企业30家,辅助性就业机构2家。截止2017年底,已按比例就业2188人、集中就业1562人、灵活就业约为2000人。根据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实现就业的近6000位残疾人中,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就业层次不高等问题。从分布领域来看,主要从事一些操作简单、低入微薄的行业或岗位,例如门卫员、清洁员等,能从事办公、财务、技术等岗位的只占10%,相应的收入水平就普遍较低。从就业率来看,轻度残疾人就业率虽达到92%,但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其优势,其岗位也并非完全适合,甚至有部分企业仅为了既有利益而为残疾人挂个社保交个养老保险发点工资,并没有真正安排适当岗位提供给残疾人就业;重度残疾人1162人中就业率虽达到50%,但也都是以聋哑残疾为主,肢体、精神、智力残疾的就业率则较低。

残疾人由于生理或心理缺陷,大部分生活存在困难,难以融入社会,一方面需要长期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困扰,他们的正常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家庭往往要承担一般家庭难以想像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对于残疾人及其家庭而言,他们更愿意实现自我就业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弱势状态,而不是简单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政策托底或经济补偿。为此,我们建议,要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帮扶作用促进残疾人就业。具体来说: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知。通过线上线下媒体如报纸、电视、微信等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尊重残疾人、热情关心残疾人、倾力帮助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和其家庭了解政策、感受社会温暖。弘扬残疾人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勇敢面对、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和吸纳更多残疾人主动就业,促进自身信心的树立与自我优势的发挥。结合相关节日开展助残系列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多方位多维度扩大社会各界的认知,积极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

二是形成共识,强化责任。残疾人实现就业,既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各级有关部门要努力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强化责任,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助政策,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保障。切实贯彻机关、事业单位岗位预留制度,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征缴情况公示制度,并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信息平台和文明单位评选内容。加强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的监督,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集中安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是落实政策,多元帮扶。要全面落实各类残疾人创业就业扶助政策,帮助有就业条件青壮年残疾人实现正式就业、有部分就业条件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加强政策倾斜力度,将残疾人辅助就业服务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认定范围、将农村残疾人员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等,让广大残疾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建立健全综合服务中心平台,扶持残疾人实现网络和居家就业创业,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等方面的优惠与补助,网络商户残疾人同等享受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或享受残疾人灵活就业扶持的相关政策。开展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专项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与技能培训中心或者学校对接,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发挥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引入专业培训基地;鼓励用工企业、劳务中介机构与其合作,把用工讯息和职业资源培训结合起来,让残疾人可以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可以很快的被社会接纳;提高培训技能,要狠抓质量,努力提高就业前培训的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鼓励企业加入,开辟创梦工场等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咨询、法律援助等孵化培养的服务力度,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五是动态识别,精准帮扶。对残疾人家庭实施动态监测识别,全面掌握残疾人动态情况,对于贫困家庭进行分类,建立“一人一档一策”精准帮扶,强化残疾人精准帮扶责任,依托综合服务中心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帮扶服务平台,通过引入助残社会组织和建立残疾人专业服务志愿者队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让更多社会服务走进残疾人生活,开展心理辅导、居家就业、法律援助、创业指导等助残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