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0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湖市委员会
(   )
提    案
    案由: 关于加快培育我市特色小镇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郭娄蕾  平湖市统计局  二  13511327919
附议提案人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方臻明  交通运输局  六  13819346799
       
       
       
       
主办单位  发改局     
会办单位  旅游局      国土资源局    
提案相关
情况
建议
承办单位
建议承办单位    

 

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色小镇作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一定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平台,所提倡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模式,则是解决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有益探索。自2015年以来,我市把特色小镇创建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立足各镇街道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具有平湖特色、对区域发展有较强带动和支撑作用的特色小镇。截止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1+3”特色小镇梯度创建培育格局,包括1个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国际游购小镇)、3个嘉兴市级创建类特色小镇(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光机电智造小镇和现代印刷小镇),其中,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和光机电智造小镇同时是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但是在小镇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我市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一)有效投入进度偏慢,后续投资压力加大。虽然过于偏重投资数额的考核导向,与特色内涵的塑造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在现阶段考核导向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特色小镇建设关键仍是项目投资。从当前进度来看,2017年我市4个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进度明显偏慢,截止9月底,除国际游购小镇投资进度跟上了时间进度外,其他3个小镇投资进度都不到二分之一,最慢的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投资进度仅为十分之一左右。小镇客厅建设进度同样缓慢,截至9月底,除国际游购小镇外,其他3个特色小镇的小镇客厅均未开工建设。从总投资进度来看,由于小镇当初规划时计划总投资都较大,但这两年投资形势变化较快,如现代印刷小镇去年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仅投入5.6亿元,后续仅一年多时间需要完成33.9亿元投资压力很大;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目前累计投资仅6.0亿元,后续还需完成51.8亿投资压力更大。

(二)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偏弱。2017年前三季度,我市4个特色小镇入驻大小企业26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规上服务业以营业收入计算)76.49亿元,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942万元,规模相对偏小。4个特色小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分别占全部入驻企业数3.1%和7.3%,其中国际游购小镇和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未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拥有众创空间仅2家,新四军创业人员仅85人,不足全部从业人数的1%。

(三)小镇功能不够完善。我市特色小镇“四位一体”功能中的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还不够完善。从文化功能上看,我市小镇对于文化功能开发不足,文化内涵整体性较差,主导产业文化缺失,使得小镇难以有拿得出手的能够推广小镇文化符号的产品。如信息经济类小镇将文化内涵定位为千年水乡古镇文化,光机电智造小镇虽然定位为工业观光和光机电文化博览,但总体文化意识并不浓厚。从旅游功能上看,基于产业内涵的旅游功能开发困难,很多小镇往往倾向于搭周边景区的“便车”,从而造成产业与既有旅游区难以融合的问题。而我市承担各小镇形象展示、接待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小镇客厅建设进度缓慢,目前为止各小镇创建3A级景区也均未实现突破。从社区功能方面,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建设压力较大,多数小镇存在生产与生活融合难,社区功能配套难等问题,导致小镇生活品质不高,降低了对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我市除了光机电智造小镇位于主城区附近,其他小镇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的原因,居住、教育、医疗等资源均已成为阻碍高端人才引进的关键因素。

二、对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一点建议

从目前的发展阶段看,平湖的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成绩已有显现,框架逐步清晰,挑战更加巨大,需要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向内部要深度挖掘,在“特色”上下足功夫。特色小镇建设,关键在找准定位,做好特色的顶层设计。特色足了,就能避免与周边其他小镇同类竞争,杜绝花大钱办小事的尴尬。1、针对特色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从平湖本地目前的产业布局出发,在挖掘特色产业资源基础上,在招商引资上做好“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比如高端装备制造类小镇可将产业向上、下游两端纵向拓展,壮大整个产业链,提高效率;信息经济类小镇可将金融链、科技链、价值链、服务链、空间链与产业链各环节充分融合,形成资金、人才、信息、服务等要素、能量自我循环的经济有机体;健康、历史经典类小镇可将不同产业交织与融合,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融合。2、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最佳平衡点。从传统文化挖掘对比情况看,我市特色小镇文化吸引力不足,建议采取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文化的办法,搞创新设计,找到特色小镇的文化新名片,充分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并做好文化品牌的开发和经营,协调处理好历史与未来、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等关系,以此全面提升小镇的文化内涵、内在品质和综合竞争力。3、保持小镇原始的生态特色。特色小镇不是旅游景区,而是作为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呈现,因此要尊重小镇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原住居民的生活习俗,可以加以改善和开发,但不要单纯景区化建设,避免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而失去了小镇原本的特色。

(二)对难点要创新破解,在“保障”上下足功夫。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市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素供给,一是建设用地从哪里来,二是投资从哪里来,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重点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优化政策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不同主体的成长性不同,可设置不同的创建时间,并设置差别化税收奖励政策。对小镇建设贡献突出的企业可实施额外奖励政策,对一些成长性好但尚未展现实力的小镇可实施具有弹性的保障措施。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加大各方对特色小镇的投入力度。2、引导社会资金进场。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特别是产业定位明显,将来大有可为的产业类、经济类小镇建设,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现多样化的PPP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进场投资,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进度。3、完善土地要素保障。一方面,要深化存量用地盘活,另一方面,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强化“亩产效益”的概念,腾笼换鸟,确保在有限的土地要素供给下达到效益最大化。

(三)对人才要多点发力,在“引育留”上下足功夫。特色小镇无论前期规划如何完美,中期投资如何巨大,最终能否成功,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而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育,最终都会落脚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留住人才。1、坚持高端人才引进培育计划。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推进人才新政落地,完善各项软硬件配套,重点引进海外人才、“国千”“省千”等行业领军人才。2、实行本土人才的培育计划。以培育优秀的本土年轻企业家为目标,定期培养一批,通过政策倾斜,协会带动,金融企业协助等模式,帮助缺乏人脉和创业资金的有志于创业的本土年轻人能走上创业的成功路,成为平湖的未来型企业家。3、生活抓配套和人文关怀两手抓留住人才。一方面特色小镇创业人员多为高素质人才,对生产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因此要加快生活相关的功能配套和商业设施建设,为小镇居民提供现代化、高品质的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生活环境,让人才宜居宜业。另一方面要对引进人才做好人文关怀,做到深度关心关爱,让他感受到小镇温度,并提供其发挥才能的平台和机会,从而留住人才、用好人才。